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文颖)从古代的铜币、铜镜,到今天的纯铜电线……千百年来,铜一直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当代非遗大师创新下,它还能成为一种千变万化的艺术。3月1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非遗”系列特展——“大熔景行:朱炳仁熔铜艺术展”将与观众见面,用68件(组)展品,让铜与运河交汇相“熔”。
△展厅效果图
朱炳仁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申遗先锋“运河三老”之一,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也是熔铜艺术创始人。朱炳仁曾希望在大运河上建起一座铜桥,虽然未能落成,但揭开了大运河申遗序幕。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一座大运河申遗的精神之桥和运河文化传承之桥已然横跨两岸。而非遗铜艺的“生命”,也与大运河一样,生生不息,直到今天依然在传承创新中焕发出新活力与新生机。
(资料图片)
△第一部分:同源
在人们的印象里,铜是一种固体金属,朱炳仁却以传统的非遗技艺融合创新元素,创造了神奇的熔铜艺术。他给予了铜液能够无拘无束、自由流动的空间,赋予了铜“天性”的解放,开启了“熔现实主义”新流派。在1083度高温下,炽热的铜液自由流淌,1秒凝固,因此,每一件熔铜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第二部分:蕴生
超大型熔铜装置、熔铜山水《千里江山》、展现铜生命之美的“清莲合和”空间、可以零距离接触非遗大师作品的《青花系列》空间……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大熔景行:朱炳仁熔铜艺术展”共分为同源、蕴生、不息三个部分,将展出多种多样的熔铜作品。此外,在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中,还陈列了朱炳仁代表性的铜艺作品,将展览从展厅延伸到整个场馆中。
△第三部分:不息
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策展团队特别设计了展厅空间。他们经过不断调整,寻求“取与舍”的平衡,最终采用了极简、现代的设计风格,注重灯光使用,重点突出熔铜艺术作品本身的美感,让观众在沉浸式的空间中感受艺术的纯粹。
“但愿铜就是我,我就是铜!”朱炳仁曾在诗中写道。作为“运河非遗”系列特展之一,“大熔景行”不仅体现了属于熔铜艺术的“随机美学”,更将展现出熔铜艺术背后所代表的中国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供图)
标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