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产业链企业争相“上新” 中国显示行业赶超一线高端)
证券时报记者 吴瞬
(相关资料图)
“这款裸眼3D显示屏可以实现肉眼就能体验的3D效果!”“这个透明显示屏最佳观看距离是多少?”“8K级的激光电视让用户在家就能实现影院级观影体验”……7月17日~19日,一场国际“声光视讯显”全产业的盛会——第20届深圳国际LED展暨UDE国际显博会在深圳举行,展出面积超6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2000家,一项项新型显示技术和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证券时报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这几乎是一场显示行业全产业链的“聚会”:下游的终端厂商、上游的面板厂商,乃至显示制造装备企业均有现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均拿出“看家本领”参展。
记者注意到,“产业链协同创新”、“全产业链突进”成为展会热词。业内人士直言,在纷繁复杂且庞大的显示产业链下,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无数家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奋进,才能助力中国攀向高端显示领域的顶峰。
展会现场人潮涌动
7月17日,台风“泰利”侵扰深圳,但并未阻挡显示产业链人的参展决心。开展不久,展会现场就已人潮涌动:惟妙惟肖的裸眼3D显示屏、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可弯曲的透明显示屏……在展会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争相“上新”。
在臻像科技的展台,展示了多款裸眼3D显示器,其中一款显示器展示了静态的老虎头,在裸眼3D效果下几乎要跃出屏幕。惊艳的演示效果下,不断有参展人士前来问询工作人员。
臻像科技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光场全息显示技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研发了多款高性能光场全息显示设备。“公司产品可以实现无需佩戴辅助设备即可实现大视角的、高清晰度的3D显示效果,将超现实的真实世界即刻还原在人们眼前。”
深圳公司国佳光电展示了LED全息贴膜屏产品。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可以像一层膜一样贴在普通透明玻璃上,实现在玻璃上播放视频内容,同时又具有超高的透明度,并不影响玻璃的透光效果,效果极为科幻。“这一产品可完美实现客户的各种设计创意需求,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地产、购物中心、展厅展馆、机场、文创文旅等领域。”
在海信视像展台上,记者看到了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海信视像工作人员介绍,该款激光电视拥有高达7680×4320的分辨率,行业最高色域110% BT.2020,高于传统电视2~3倍的色彩表现力,再搭载全套哈曼卡顿4.1.2多声道定制音响系统和120英寸巨幕,观影体验直达院线级别。
上游的面板厂商也带来了最新产品。在华星光电展台上,展示了全球首款65寸8K印刷OLED显示器;京东方展台则带来了MLED系列产品;深天马展出了业界首款8.75寸的低反透明Micro-LED显示屏,该产品可实现透过率>65%、反射率<4%。
全产业链共同奋进
展会上,中国显示行业正呈现出百花齐放、各自突围的可喜态势,尤其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为中国显示行业带来更多可能。
Micro-LED被业内认为是下一代显示技术。作为一家在此领域已布局多年的面板企业,深天马2022年还合资11亿元在厦门投建了一条Micro-LED产线。据介绍,早在2021年12月,深天马便发起成立了Micro-LED生态联盟。
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Micro-LED研究院副院长席克瑞表示,厦门产线将是定制化、小批量量产的Micro-LED产品,其价格也将处在高位,将首先供应给一些金字塔顶尖的特殊应用客户,未来预计能在车载显示、手表、室内电视墙、会议屏上批量使用。时间节点上,目标在2024年底左右有小批量量产,之后根据实际进展考虑启动规模化量产。
与Micro-LED技术类似的是,在激光显示路线上,产业链上的企业同样是在共同发力。海信视像是国内唯一LCD、激光显示、LED全布局的企业,海信视像科技深圳分公司总经理付文华表示,中国在以激光电视为代表的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做到了全球引领。“海信作为激光电视品类的开创者,激光电视出货量份额超过50%,高居全球第一,海信通过核心部件优化、光学引擎升级,持续提升用户体验,今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了全球首款8K激光电视,推动全球激光显示进入8K时代。”
在展会同期举行的激光显示产业峰会上,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高伟男表示,2000年前后中科院在国内最早开展激光显示技术研究,2010年前后中科院联、海信、长虹等企业开始探索激光显示产业化可行性,2020年到2022年全球激光显示市场快速增长,年出货量超过145万台,而国内已有40余家企业布局激光显示技术,推动我国激光显示市场达到全球第一,占比接近50%。
但同时,中国激光显示行业在材料、器件等领域仍与国外先进企业有一定差距。对此高伟男也表示:“我们团队见证了中国激光显示从原理开始到核心技术以及产业可行,再到规模不断实现国际领先的发展阶段。激光显示行业一定要全链条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基础维护、关键技术攻关,而是一定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借新型显示赶超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显示行业取得了可喜成绩。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全球液晶TV面板市场月度追踪》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大陆面板厂全年出货总量达1.69亿片,同比增长5.7%,占比达66.9%,较2021年提升4.7个百分点,刷新历史高值。
不仅是面板出货量,终端品牌上中国企业同样规模庞大。“近20年来,中国显示行业飞速发展,已经打破过去日韩垄断的格局。”付文华表示,去年,在全球TV出货量前五品牌中,中国品牌就占据三席,海信系电视跃居全球第二,实现中国彩电品牌的最高排名。
但无奈的是,中国企业在高端显示品牌以及高端面板如OLED供应上,与海外巨头仍有一定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国显示企业沉淀太少,液晶显示乃至目前的高端产品OLED都是由海外巨头率先在早期投入和研发而来。
因此,激光显示、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往往被视为中国显示企业赶超海外巨头的“法宝”。
“OLED主要是韩国企业掌握话语权,因为对方布局早、投入早。Micro-LED现在不同于OLED的地方在于,中国大陆本身在LED产业是全球领先的。材料层面,国内的材料与日韩材料体系相比,实际上没有太大差距,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状态;设备层面,国内整个激光产业也是处在全球龙头地位;终端产品层面,国内包括天马在内有十几家企业在这一方向投入了大量资源做技术开发,国内的投入要远远大于韩国企业。”席克瑞指出,目前来看,未来在Micro-LED技术上,我们可以做到跟国际企业同样的水平,甚至我们有可能在这个赛道上成为像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一样走到最前沿的状态。
此前,一位显示行业人就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不同于在OLED技术上落后于海外巨头,目前在Mini-LED和Micro-LED的技术水平上,相比于起步更早的日韩企业,中国企业虽然有少许距离但有追赶乃至反超的机会。“差距主要体现在一些关键材料上,尤其是部分有高精度要求的基础材料,仍需要依赖进口。因此,不单纯是国内装备制造要提升,包括国内部件、材料厂商都应齐头并进,这样才能真正地赶上甚至超越国际先进水平。”
付文华也坦言:“从海信发展历程来看,要做世界一流的品牌,做世界一流的企业,必须跳出低水平竞争,打破以性价比为主要竞争模式的竞争方式,走向产业的高端或者直接发展高端产业。通过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联合创新,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升中国显示行业的竞争力。”
标签:
相关新闻